利用財報找股票--必須要有一個前提--剛好找到好公司,如果你是恰巧找到--那就算你運氣,如果真的能找到,那就要有一個前提--你意須事先就很懂產業,但多數散戶--其實包括法人研究員也沒辦法做到這樣,
以小S公公找鴻海為例,我早在1992年鴻海上市不到3個月 我就注意到它--原因是我當時手上有MICROSOFT股票,因此我會去注意其相關發展,我注意其原因是因為它的營收增加很快 但我只買了一些,原因是他一定比微軟差.後來一直到2000年我賣掉MICROSOFT時 事實上也證明是如此
但如果知道美日1980年代打戰的原因就在電子與電腦系統之戰 我相信很多人會早在1986年微軟上市時就去買他了
至於利用財報分析的人大概會在1994年之後才會進場買進鴻海.這兩者之差,已差了超過300倍以上(指微軟),300倍絕非是小數目
另外一個例子就是1988年的國泰人壽--接近2000元股價時,不管你用本益比還是P/B值都無法找到會漲到2000元的理由
在原物料世代中也是同樣的困擾--中美晶等到財報出來發現獲利的確快飛後--股價已漲到100元以上了 ,從底點到100元是10倍,但從100元到高點的376元卻只有3.7倍罷了
另外像2010年潤泰全從12.55漲到108元,用財報做股票的人絕對無法找到這檔股票--可以說--90%以上的大飆股都無法在初升段利用財報找到,更不用講起漲點了,但如果懂的全球的大趨勢,就可以很容易找到大飆股的起漲點,像上述的中美晶我買在18元 ,潤泰全買13元,皇翔買在6元 ..益航買在8元 鴻海...都不是看財報而是看趨勢
看財報的多數是大法人,例如是壽險公司,因為資金需求型態不同--要應付保戶需要,或者是四大法人或退休基金出來的人或者是大戶人家那種十億來十億去的人 才會那麼重視財報,連投信出來的人--他們比較重視產業發展--都不是那麼重視財報了,更何況一般散戶 >所以像獵豹財務長郭恭克先生就會很重視,甚至以此來做述求.
所以你如果不是大咖的,也不是壽險公司,那財報對你來講其實是很不重要的--前提是只要你能買到順著全球大趨勢的股票
反之,利用財報就要準備進超長期的大波段投資了,例如你在1993年買到鋼鐵股,只要你願等到2008年 保證在此期間所偶鋼鐵股都能解套
因為財報是順著趨勢走的,當趨勢離開,財報自然就會下來,不重視趨勢而重視財報就會經常買在高點 因為那時候的財報常是一直上升的時候
--原文: http://blog.cnyes.com/My/9835philwu/Article553428
-----------------------------------------------------------------